猫咪绦虫病有哪些症状?
绦虫属于寄生虫里较大的一类,又称为体内寄生虫,主要寄生在消化道(主要是小肠)里,以摄取营养物质为营养,随着消化液的流动,在消化道内四处移动,并找到合适的位置定植下来,然后发育成较大的成虫,以吸吮消化道壁上的养分,同时排出大量幼虫,当饲养者喂食的时候,又被吞进肚里,如此循环,不断繁殖。
由于体内寄生虫主要在消化道里活动并汲取营养,因此首先表现为消化系统的症状,主要有厌食、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如果寄生虫大量聚集在消化道里,有可能导致肠道阻塞。 其次,蛔目的一些种类具有钻刺能力,可以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上吸血,诱发急性炎症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导致休克。
最后,由于体内寄生虫具有抗原性,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引起免疫反应,导致寄生虫死亡,其尸体被体内的吞噬细胞所溶解,释放出有毒物质,从而伤害了胃肠道的粘膜,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和中毒症状;或者是体内寄生虫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后,迅速逃离并找到合适的位置定植下来,以抵抗外界的侵扰。
猫咪感染绦虫后,绦虫幼虫在肠道内发育、繁殖,造成猫肠道吸收营养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被破坏,因此猫咪感染绦虫后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和全身性症状。
由于绦虫寄生于肠道,大部分时间附着于十二指肠或空肠,肠道受绦虫刺激出现无规律收缩,食物及排泄物正常排出受影响,因此饲喂食物后出现腹痛,排泄时出现拉稀、排便困难等症状,同时部分绦虫随粪便排出体外,猫咪舔食到绦虫后可出现呕吐症状;绦虫寄生在肠道内大量消耗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影响猫咪正常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利用,导致猫咪出现消瘦、被毛粗乱、不精神等症状。
临床上可根据临床症状、粪检虫卵及超生学检查诊断猫绦虫病。同时根据临床常见引起猫拉稀、精神不佳、消瘦的原因主要有消化不良、胃肠炎、球虫病、肝炎等,可根据上述疾病的临床症状鉴别,并可通过血常规、寄生虫检查等进一步诊断。确诊猫咪绦虫病后可皮下注射丁氏剂以及口服阿苯达唑进行治疗。
为了保证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速度,建议在确诊猫咪疾病类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在用药治疗期间,需避免饲喂刺激性食物,保证饮食干净、卫生,做好寄生虫的预防,定期进行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