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什么时候不能注射疫苗?
当狗狗感染病毒或者患有其它疾病,比如呕吐、腹泻,在疾病的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左右,可以注射疫苗;但是正在处于发病期的狗狗是不能注射疫苗的,以免引起疫苗反应。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射疫苗之前,应该先咨询医生,让医生判断一下是否适合打。 如果狗狗已经感染了病毒,那么在病毒的潜伏期,也就是尚未发病时,也是可以注射疫苗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注射的新冠疫苗和抗传染病疫苗,其免疫效果会减弱,需要重复接种。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预防狗狗感染病毒,不接种疫苗。 想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在日常做好病毒的检测并消灭病毒。首先,应该避免让狗接触到病毒,不要带它去高危场所,如宠物医院等;其次,应该做好日常的清洁,特别是对于玩具、用品要及时清洗,定期消毒;最后,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在饲养过程中,如果发现狗狗有异样,应及时检查治疗。
母源抗体的存在影响疫苗的注射。在幼犬出生后,从母犬的乳汁中得到的抗体水平在出生后1-2周内达到高峰,在3-5周时下降,6-8周几乎消耗殆尽。因此,不同时间接种的幼犬体内母源抗体水平是不同的。如果免疫接种在母源抗体仍然存在时进行,母源抗体将中和、消灭病原抗原,使其达不到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数量,从而干扰了免疫接种的进行。而在母源抗体下降到很低水平时进行免疫接种,又因为没有足够的抗体保护机体免受野毒株侵犯的威胁。所以在给幼犬进行免疫接种时,应处理好上述矛盾。目前,有两种程序可供选择。
第一种、间隔2周进行,从35日龄开始免疫2次,然后间隔6个月再加强免疫1次。此后,根据情况或按照疫苗使用说明定期进行加强免疫。
第二种、从60-80日龄开始,每隔3-4周免疫1次,共2次,然后间隔12个月再加强免疫1次,此后每年免疫1次。
对年老、体弱、有病的犬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免疫。对年老或有可能带有传染病而无临床症状的犬,免疫后可能会出现死亡的现象。其他情况应进行免疫。
除上述情况外,犬在下列情况时也不宜免疫:①有传染病潜伏或处于带菌、带毒期;②有发热等临床症状或疫情有流行的地区;③在运输途中或在运输前后7日内;④犬正处于发情期或配种后正怀孕的母犬;⑤使用过免疫血清20日以内的(按先注射免疫血清后免疫接种的原则);⑥在距上次注射疫苗后15日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