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身上有寄生虫吗?
当然有啊,而且还不只一种呢! 吸蛔目异尖科异尖线虫属的动物,也叫海兽胃线虫,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成虫形态类似蛔目的蛔目,身体呈长圆柱状,大小约2~3mm,表面有横纹,雌雄异型,雄虫较雌虫稍粗。
虫体前端为椭圆形食道部,有一倒圆锥形的口孔,两侧各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须,为口腔的入口,内含有消化酶,可溶解食物。在食道中部有由环肌加粗的食道突(图1),其外侧各有一个半月形的腺体,可分泌唾液样物质。 在身体的后半部有横缢,分为前、后两个体段,每个体段的背面有一对脂肪体,用于吸收营养,其中后面体段的脂肪体较大。在生殖系统周围有2~4个圆形的黄色细胞(图2),可能是贮存营养以备繁殖之需。 当虫子侵入消化道时,由于口器的作用,可使皮肤发炎,并有出血现象;当蛔目进入胆道或消化道黏膜下层组织时,会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出现胃肠道的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和消化不良等,严重时还会出现胃肠溃疡;而当异尖虫感染血液系统时,则有可能发生贫血、肝肿大等症状。 如果不治疗,一般7天左右就会死亡。不过,如果吃了被污染的水源或者食物,也有可能使异尖虫的幼虫从粪便中排出体外而在外界发育成成虫。 虽然人体抵抗力很强,但是一旦受到异尖虫的威胁,体内防御系统也不会坐以待毙。例如,当虫体到达消化道时,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里面的幼虫,而随粪便排出的幼虫,也会在肠道中被消化液杀灭。蛔目的幼虫还有钻入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本能,当它在里面游走的时候,有可能会碰触到消化道的神经末梢,引起阵发性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