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不流浓中药能治吗?
中耳炎(otitis media)系指累及中耳的炎症性疾病,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种。无论何种类型的中耳炎,早期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能引起并发症乃至后遗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急性中耳炎患者应及时、全面地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多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给药,疗程约7~10天。同时,根据病情变化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等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部分急性中耳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痊愈。 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慢性中耳炎患者,除继续予以抗感染治疗以外,还应尽量查找并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如注意避免吸入粉尘颗粒及有害气体,保持鼻腔及耳道的清洁,纠正鼻黏膜及耳道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病损等。如有不良习惯如挖耳、游泳、用力擤鼻等也应尽量纠正。
还可配合应用辅助药物治疗,如应用黏液促排剂清除引流管内的积存分泌物以利通气引流;使用短波紫外线、激光及微波等方法进行局部照射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抵抗力和康复速度;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可酌情行鼓室成形术等进行手术治疗。
在急性发作时,可用3%硼酸溶液清洗外耳道分泌物后,再滴用氯霉素液、庆大霉素液、新霉素液或呋喃西林液等,每日数次。 中药治疗中耳炎效果也是不错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湿热壅盛型 中耳炎的中药治疗应该清热泻火,利湿消肿。【方药】龙胆草6g,黄芩9g,黄柏6g,栀子9g,当归6g,生地9g,柴胡6g,泽泻9g,车前子12g,木通6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阴虚内热型 中耳炎中药方滋阴清热。【方药】银柴胡6g,丹参9g,赤芍6g,当归6g,川芎6g,熟地9g,黄柏6g,知母9g,金银花6g,连翘9g,蒲公英9g,桔梗6g,蝉蜕6g。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3、风寒袭表型 中耳炎的药膳治疗应该解表散寒,疏风通络。 【方药】荆芥9g,紫苏叶9g,防风6g,羌活6g,生姜3片,葱白3段。 【用法】水煎取汁,熏洗患耳,每次15~30分钟,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