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一般选什么品种的?
一、挑选指导用导盲犬 指导用导盲犬的挑选,可参考训练犬的标准进行选择,同时还要考虑到被服务人员的性别、年龄以及视力障碍的程度等因素。 二、挑选搜救用导盲犬 1.嗅觉灵敏度:与寻找失踪人员有关的搜索任务要求嗅敏高;寻找爆炸物、毒品及有气味的赃物时,嗅觉亦很重要。在挑选这类应用领域的导盲犬时宜重点考察其嗅觉能力。
2.外部特征:在搜救等需要接触外界环境的应用领域,对外观有一定要求,如毛发短而硬,不易打结,耳朵、四肢无过多毛发,体型适中,不怕水,能承受一定的外力冲击等等。
3.性格特质:对陌生人保持适当警惕性,不攻击,不惧怕,不胆小,但在盲人接受训练和操作时,必须配合。 三、其他特殊应用的导盲犬 除了上述两大类应用方向外,还有用于科研、教学、表演等特殊需要的导盲犬。对这些导盲犬的选择标准,应基于对其工作功能的客观要求。
比如参加科学实验的导盲犬,可能有必要是雌性,因为某些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人或动物可能具有的生理特点;又如参加教学演示的导盲犬,可以选取较活跃的个体,以便于更好地起到示范作用。 但无论哪种应用方向的导盲犬,最基本的挑选原则就是要适合盲人使用,让双方在一起合作无间,共同实现生活目标。从盲人角度考虑,挑选导盲犬是十分重要的事,应该由盲人朋友亲自参与,仔细考量。
导盲犬,是经过特殊训练,能够带领视力障碍者安全行走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够帮助视力障碍者识别居家周边环境的犬只。在国际上,导盲犬被称为视力障碍者的“眼睛”,是视力障碍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工具。人们常会见到视力障碍者带着一条大狗在城市中穿行,那些和人形影不离的忠实“朋友”就是导盲犬。
并非所有的犬种都可以成为合格的导盲犬,犬的性格、智商和工作欲是决定犬能否成为导盲犬的重要指标。工作犬品种的犬性格大多较为稳定,智商较高,且有较强的工作欲。在国内,主要使用金毛犬和拉布拉多犬进行导盲训练。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导盲犬训练品种的选择上则更为丰富,如德国的导盲犬是杜宾犬,英国和美国的导盲犬还有柯利牧羊犬。
导盲犬的培育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一条导盲犬在正式服役前,至少需要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特殊培训。首先需要在训练基地中进行10个月左右的导盲技能训练,在有经验训导师的正确操作及指引下,达到导盲犬标准。然后由基地推荐至有使用需要的视力障碍者身边,进行2个月左右的“导师”与“领航员”之间的人犬磨合与配对训练。一般经过一年左右的训练,导盲犬才能正式服役,此时的导盲犬也已经会掌握数十种技能,可以带领视力障碍者出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