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有多少个品种?
据我所知,世界上变色龙共有700多种,但真正能变色的只有200多种。 有人估计,这是由于物种分化和地理隔离所导致的,不同地区的变色龙不能交流导致基因无法流通,进而导致了性状(比如颜色)的固定化。也有人认为变色现象是有利繁殖的一种策略,因为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年龄,而年轻的变色龙更有可能成功寻求到配偶。不管怎么样,现在的结论还是来自于19世纪的研究,当时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以北发现了两种可以变色的小蜥蜴,并将它们命名为“Mabuya”(变色龙的属)。后来人们在太平洋群岛、中南半岛乃至马来半岛都发现了这种动物,于是提出了“种”的概念并命名了它们的栖息地——“Mabuyoid”,即现在的“马布妖”。 现在人们发现,大多数能够避役的动物都属于一个属——Chamaeleo,它们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而亚洲和印度次大陆的变色龙则属于另一属——Calumma。二者区别非常明显,除了都具有变色能力外,其他身体结构均存在较大差异。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些动物都被称为“变色龙”,但我们所说的“色变”其实仅仅指雄性变色龙的颜色变化。事实上,雌性变色龙也是颜色可变的,只不过不能像雄鱼那样改变肤色和瞳孔大小来暗示自己年龄信息以达到引诱求偶的目的罢了;而且幼年期的变色龙也不会变色,全身都长着灰褐色的鳞片。 至于为何如此多的物种会聚集在狭小的一片地域内,并且只有一个物种能够发展出真正的变色技能,现在还没有定论。一种说法是:该地的气候在地质时期曾经发生过剧烈的变化,使得原居于此的蜥蜴由于环境不适合而全部灭绝了,而能够变色这一技能恰好帮助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了下来;另一种看法正相反,认为是因为这里的物种具有变异能力的基因库才保留了至今,而其它地方的同类已经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