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箱锦鲤怎么老是爱得病?
你说的爱生病,是得什么病了? 一般我们养鱼先养水,水养好,鱼不容易得病! 很多新手养鱼总是爱出问题,不是这鱼死就是那鱼有病,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水没有养好造成的。 什么是好水呢? 好水的标准有很多,不过我总结的简单一点就是:干净、清澈、无异味。 要使水中不滋生微生物,就要保证氧气充足和良好的滤食效果; 要使水清爽无味,我们就要做好除氯等处理; 要使水清洁无污,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理过滤或化学过滤将其净化。 所以,只要我们做好养鱼的基本功课——养水,那么我们的爱鱼就可以健康无忧了。
以下我介绍一下我的养水步骤。 用自来水养鱼,首先我们要将自来水浸泡24小时以上(夏天可缩短时间),使其中的氯气充分挥发掉,这一步骤很重要,因为氯气的刺激性比较强,会对鱼的眼睛和身体造成损伤,所以我们一定要切记。 然后,我们可以用养水剂来培育有益细菌(如硝化细菌),在鱼缸中建立良好的硝化系统,使鱼儿有了健康的生存环境。 我常用的硝化细菌制剂有:德彩N15(水族馆有卖)以及日本白鱼粉。 注意:开缸期间不要加入任何药物,尽量不使用化学过滤棉,以免对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造成不良影响。 当缸内水色变为淡绿色或者黄褐色时,说明硝化系统已经建立并达到了较好状态,这时可以加入经过消化菌液处理的饲料开始投喂。
注:新买的鱼进缸不要急于投饵,应先培养其适应环境,否则会因新环境和新的食用习惯而使鱼儿消化不良导致疾病发生。 所以,我们只要做好日常的养水工作,不让有害菌和有毒物质侵害我们的身体,使鱼儿生活在健康有水的环境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跟鱼儿一样健康无忧啦~
大多数饲主饲养锦鲤的时候,可能都会遇到过,自己养的锦鲤刚到家开始的时候还活蹦乱跳,但是之后就慢慢变得无精打采,而且也开始慢慢生病了,尤其是容易患上口烂病、白点病、水霉病等,而且几乎每一种病都是养锦鲤人害怕的病害。其实,这些疾病,虽然症状和病因不一样,但是真正的元凶,是同一种原因导致的,那就是应激。
什么是应激?
应激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人和动物都会发生应激反应。具体来讲,应激是指机体因遇到各种伤害性刺激,如寒冷、缺氧、感染、精神紧张、大手术等,而发生内环境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病理过程。
可以理解为当生物体遇到异于平常的外界刺激时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在产生应激反应的时候,机体会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活动来适应刺激,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应激的危害有多大?
对于锦鲤等水生生物学来讲,应激的危害有多大呢?首先,应激会降低锦鲤的的免疫力,如果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就容易导致生病。很多生病的锦鲤其实都和应激有关系,尤其是白点病和口烂病。其次,应激还会引起锦鲤神经紧张,新陈代谢紊乱,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很多新手饲主饲养的锦鲤长时间长不大,就和应激导致的生长停滞有关系。
应激的症状有哪些?
不同的鱼应激表现可能会有差异,但一般来会有以下这些症状。一是呼吸急促,张口呼吸,甚至游到水面上。二是精神萎靡,身体竖起来,呆滞不动。三是食欲不振,甚至有拒食现象。四是锦鲤可能会出现游到水底,不愿意游动。五是锦鲤可能会持续在水池或缸中乱窜游动。当发现锦鲤有这些表现时,就可以初步判断锦鲤有应激反应。
引起应激的因素有哪些?
1、外环境水体差异较大。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导致鱼发病的一种应激因素。尤其是两个水体的温差过大时,非常容易导致鱼发生白点病。其次是水质指标,比如PH值差异大,或是氨氮过高,亚硝酸盐超标等,也会导致鱼应激。
2、内环境水体发生变化。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换水、倒缸、洗缸或是突然倒入未处理的水,容易导致鱼应激。有的饲主发现锦鲤得了疾病,在治疗的时候,将水全部换了后,可能会导致鱼出现二次应激导致死亡,建议在治疗的时候,水可以分几天更换,而不是一次换完。
3、鱼体受到损伤。这种情况常见原因是鱼被划伤、碰伤,或是被拉网、抄网时损伤等,容易导致水霉病,也可能是口烂病产生的原因之一。
4、其他原因。比如天气变化剧烈、光线太强或是太弱、噪音等也可能导致锦鲤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