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如何高密度?
高密度,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的鱼缸太小,于是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增加”鱼类数量,也就是所谓的高密度。 但是我这里要说的是,养鱼其实是养水的过程,而水又是由无数的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分属于不同的种属,有的嗜氧,有的厌氧;有需氧型细菌,也有厌氧型的细菌。 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相互之间有着非常明确的功能分区,分工合作,互相制约,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微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代谢效率很高,能高效地利用水体中的各种有机物,将其分解成单细胞藻类能够吸收的单体物质,从而为单细胞藻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同时,因为这个系统是动态平衡的,各类微生物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当其中一种微生物的数量减少甚至消失,都会有其他微生物过来补充,因此这个系统中很少有病原菌存活的机会。对于人体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体内有多种细菌共同存在的时候,其中有些细菌虽然会对人产生定殖能力,但由于其它细菌的存在,会抑制它的繁殖,不致于人致病。
所以,我们常说的“平衡”很重要。当一个鱼缸内,各种生物达到一定的比例,且相互间有着足够的信息交流(比如通过气味、声音、电磁波),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格局后,这个生态系统的功能就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它可以高效地利用水体中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将它们转化成单细胞藻类可以吸收的成分;同时,由于细菌群落间的相互拮抗作用,很少有有害细菌能够生存下来,即使有少量的病原菌入侵,也会因为细菌群落的快速调整而很快消亡,不至于对鱼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可以说,在这种高浓度的生态系统中,鱼的体质会得到强化,不易患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健康”的鱼。
当然,在现实中,我们很难做到这么理想化的状态,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宁可病虫少,也要勤换水。 在你养的水族箱中,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设置个曝气管之类的东西,加强水的流动。如果没有条件,那你至少需要做到经常抽底换水——定期地抽出底部污浊的水,置换入新鲜的水体。这样可以保证水体中微生物的生态位不会过度集中在某几个物种上,而是保持较广泛的分布,形成相对的“平衡”。如果水体过于脏了,应及时换掉1/3—1/2的水体,以利于病菌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