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耳毛粉是什么成分?
拔耳毛器,又称拔毛镊(子)或脱毛钳等,是修整耳道的工具。根据其结构分为两种:一种为弯头拔毛器,适用于修整耳廓及外耳道;另一种为直头拔毛器,适用于处理耳道深部的耵聍、异物以及治疗外耳道炎症。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普通拔毛镊,由金属或玻璃制成。
在操作前应仔细检查镊子的完整性,以免刺伤自己 使用后的拔毛镊应冲洗干净,置于通风处晾干后备用 注意防止镊子尖端的断裂,断裂的镊子尖有毒,易引起感染,不可再用! 若使用时感觉镊子前端弯曲,应立即更换 拔毛时一定要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切勿用手抠挖耳朵 不要用不干净的用具或手指甲扣挖耳朵,以免将细菌带入外耳道口而发生细菌感染。
1. 将双氧水(或者医用酒精)倒入专用药瓶内并盖紧盖子,用力摇动药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用沾有双氧水的棉花棒涂擦外耳道皮肤,使其保持湿润5~6分钟。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棉签上不留下白色分泌物为止。
2. 用纸巾擦干外耳道,并用吹风机(冷风档)吹干。 注意防止吹进的空气进入耳道深处损伤鼓膜。
3. 如果外耳道潮湿或有少量的油性分泌物,可用清洁的干布轻轻拭去,千万不可用力抠挖,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以上方法每天可重复1次至数次,持续1周左右,可使耵聍软化而易于取出。 但如耵聍质地坚韧、不易软化,可使用药物浸泡。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 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日3次,每次1-2滴,待耵聍完全浸透后即取出。对于较大而不能自然脱出的耵聍块,可向耳道内滴入少量汽油,待10分钟后用卷棉条(可用脱脂棉球代替)蘸取香油(或汽机油)深入耳道内反复擦拭,直到脱出为止。
2. 对于质硬、难以浸泡软化的耵聍,不可强行取出,以免损伤鼓膜和咽鼓管。 可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待其逐渐干燥脱落。如仍不能自行排出,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