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猴有几个品种?
懒猴(学名:Nyctictus)又称黑夜猴子、夜猴,是灵长目猕猴科的唯一成员,被誉为“动物界中的维纳斯”和“神之宠儿”。因其具有白天睡觉、晚上活动的习性而被天文学家命名为“懒猴”。 分布于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我国于1983年在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中人工饲养成功。
形态特征 懒猴身体细长而行动敏捷,体长40~50厘米;尾长与身长相等或更长;体重600—800克。头顶至后颈、脸颊部有长而密的毛发,额部的毛可长达20多厘米,如丝绸一般光滑并富有弹性,像披散的头发一样遮掩着额头,在休息的时候,头常向后仰,将长长的头发甩到肩后,再用前肢支地,坐起来。眼睛很小,呈黑色,但瞳孔随光线的变化而放大收缩。鼻子短而不显,鼻孔上的皱纹深且明显、嘴部狭长,上唇分成两半,露出上下两排白而软的牙齿。颈部有黑色的鬃毛。四肢细长并有稀疏的鬃毛。手、脚及指、趾间均覆盖着薄而软的皮肤。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懒猴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中,多选择高大树木的中层或上层枝叶活动。也能在树冠下部、灌木丛和低山丘陵地带活动。
生活习性 懒猴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隐匿于茂密的树丛中,夜间出来活动。其嗅觉很好,视力欠佳,全身几乎没有可以用于攻击的钝器,所以无法直接攻击人类,一旦受到惊吓就会逃进森林深处。
食性 懒猴主食为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也吃树叶、花朵和果实等等。当找到食物的时候,它会停下手头的工作,将前肢抬起,将长长的舌头伸出口外,细细品味。如果被惊动,它则会迅速地将食物吞下,然后潜入树丛中不再出来。
繁殖 雌雄异形。11月龄达到性成熟,可怀孕,每年春末夏初繁殖1次,孕期5个月,每胎产1仔。幼崽出生时全身皮肤粉嫩,3个月后长出绒毛,双眼几乎闭紧,完全依赖母兽抚育,5岁以后才开始学爬、学站立、学走路。
地理分布 物种分化 1个物种两个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