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有哪些品种?
中国地大物博,物种丰富。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我们在昆虫的命名上也是颇有一番讲究的。 比如蝉,根据其体色形态等分为黑蚱、黄蚱和土蚱;
再如螳螂,分作刀螂、剑螂与螳螂;
当然了还有我们最熟悉的蜜蜂,根据外形分为中国土蜂、黑蜂与木蜂; 根据采集的花蜜不同,又可分为黄蜂、菜蜂与果树蜂等等。 这都是根据昆虫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比较容易理解接受。 但有一种分类方法就比较“玄学”了: 依据昆虫的声波发声特点,将其分成鸣虫类和鼓虫类。
其中,鸣虫类的代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的主角——蝈蝈! 那为什么要讲这个呢?因为最近我刚好梳理完关于蝈蝈的所有知识,写了一篇万字长文,所以想要全面系统地了解这个小家伙,那这篇文章你可千万不要错过哦~
先放几张图过过瘾 是不是已经被迷倒啦~ 话不多说,咱们切入正题。 首先来讲,什么是螽斯?
根据《中华博物》中所讲, 螽斯就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成员的总称。
而蝈蝈则是其中的一个亚科,名叫螽斯科。由上图可知,它们的亲缘关系还是比较近的。 所以从进化树的角度来看,它们属于同一个祖先分化而来。 但是有的螽斯科成员不会发出声音,例如锯叶螽。 所以在声音这一项上,他们是缺失的(不发声)。
但是大多数的螽斯科都会发声,在求偶或者寻找配偶的时候,通过摩擦后发出的声音来传达信息。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肯定疑惑:这些会鸣叫的螽斯到底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
其实啊,他们的发音器就在腹部。由于第一节的背板特别发达,且向下延伸出一个像梳子一样的结构。 每当飞行或跳动的时,腹部的肌肉就会收缩,从而带动扇片的上下运动,形成空气的振动,再通过音管传导到声带,最终发出声音。 了解了什么螽斯以及他们为什么能出声之后,接下来就该说说大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螽斯呢? 根据目前发布的资料来看,全世界共有8000多种。 而我国则是螽斯的分布大国之一,约有500多种。 到这里,就有小伙伴要问了:如何区分不同的种类呢?
以我国为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蝗虫的形态划分为三大形态: 大形的:体型较大,一般有1/2的体长是翅膀,头宽,颜面部较长。 中等的:体型适中,一飞冲天,头短,面形比较窄。 小形的:体型较小,飞行能力差。
以上描述可能比较抽象,咱们还是直接看图片吧~ 这个不用多说,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来。 一看就知道了,是不是长得非常像?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生物分类学上的问题:同物种和异物种。
同物种: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一个群体叫同物种。 异物种: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一群个体叫做异物种。 同物种是一个妈生的,而异物种就是一个爹的。 一般情况下,同物种之间是不进行交配的,除非是被人为弄混了。
但异物种之间的区别比较小,很多时候容易被混淆,因此需要严格分辨。 看完如何区分种类后,接下来就该讲讲另一个问题了: 哪些种类容易混杂?哪些不易混杂? 从总体上来说,我们还是建议按照自然状态出售。 如果一定要按种类购买,那么同类中购买就可以了。
但在实际选购时,经常会遇到其他种类被混杂在其中,下面我们就来仔细聊聊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