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盲肠为什么发达?
兔子的盲肠特别发达,它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就是盲肠。兔子的盲肠很长,袋状的,里面分很多格,象房间似的,每格有门相通。每一格住着一个不同的菌群,每一种群把盲肠消化一部分营养成分。
盲肠是兔类异常发达的消化器官,和结缔组织器官,在兔消化道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位于腹腔的右侧,大肠的前方,呈长桶状。盲肠分为盲肠体和盲肠前部两部分,盲肠体为囊状,分内、中、外三层。其外层为浆膜,较薄,呈淡黄色。中层为平滑肌,由纵、环行平滑肌构成,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肌束较粗,无横纹。其内层为盲肠粘膜,分为上皮层、粘膜下层和肌纤维层,粘膜下有较多的淋巴腺和迷走神经纤维,肌纤维层由平滑肌构成。盲肠前部较短,呈扁带状,与盲肠体相连,前端与十二指肠相连。肌纤维层由平滑肌构成,分三层:内环行、中层纵行、外环行。粘膜下层为结缔组织,含有较大量的迷走神经纤维和淋巴腺。上皮层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核圆较大,位于基底部;杯状细胞多,散在有肠腺分泌部于粘膜表面。
盲肠的作用主要是消化植物纤维素,而草的纤维素含量很高,盲肠能够利用盲肠菌将纤维素分解成容易被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
兔类盲肠内细菌区系的特点是:菌丛中菌种比较复杂,包括真菌、芽孢杆菌和假单孢菌等属,这些菌类能够分泌纤维酶分解纤维素,使兔不能消化食用的粗纤维植物变成可以被消化的物质,如有机酸,单糖等。所以兔类消化粗纤维纤维素的能力很强,是单胃动物所不能比的。
兔盲肠中生活着约50亿个单细胞细菌,包括芽孢杆菌、假单孢菌、大肠杆菌及其他真菌。盲肠内的细菌区系是由食物带入,或随饮水、唾液进入,这些菌在盲肠内的正常菌群中能够长期定居、繁殖,使正常菌群保持优势菌状态,但一旦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正常菌群平衡遭到破坏,就可能引起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