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会不会得巴贝斯虫病?
巴贝西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动物主要为牛、羊、马、猪、狗及猫等,许多野生动物也可感染。人类主要通过伊蚊、蜱叮咬或输血而感染。伊蚊为远期传播媒介,蜱为较短期的传播媒介。临床上一般起病较缓,发热、畏寒、乏力、头及腰背痛、厌食、恶心、呕吐,少数病人可有关节痛、鼻衄及腹痛。严重者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少数病人有心肌炎的症状。感染后获得部分免疫力。该病在河南、浙江和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有人、畜发病的报道,一般为散发性。主要见于牧区或森林、草原,本病多发于春夏,发病者以男性为主。
要确诊该病,需做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清转氨酶可明显升高。在血涂片上找到该虫体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一般于病程的5至8天检出的阳性率最高,最好分别采集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血涂片检查,在暗视野显微镜或偏光显微镜下查找虫体以提高检出率。
如发现患者患有巴贝西虫病,治疗护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一般治疗
病人应卧床休息,进食营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出血严重者应输血。
二、病原治疗
首选氯喹,第1天每8小时口服0.6g,总量2.4g(6片),第2至4天每天口服0.6至0.8g,第5至10天给予氯喹总量1至1.2g(2.5至3片)。亦可用氯喹加压哨叮咛治疗。氯喹治疗无效时,可用乙胺嘧啶,每次 25mg,每天2次口服。最近有报道用青蒿琥酯300至600mg,每天肌注1次,连用3天,同时加用螺旋霉素200至300mg,3至4次口服有较好效果。在病原治疗的同时,应适当给予输血、保肝、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
三、免疫治疗
有作者报道用鼠源性抗猪巴贝西虫单克隆抗体(CD7F5)治疗重症人巴贝西虫病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