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什么时候容易缺氧?
锦鲤鱼在游泳的时候需要消耗氧气,当水中的溶氧量过低时就会发生缺氧,轻则出现浮头现象,重则发生闷缸死亡事故 那么,锦鲤在哪些情况下容易缺氧呢?
1、喂食后 很多人在喂食后会将多余的饵料扔掉或者捞起残渣,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食物在水中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和亚硝酸盐,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鱼的呼吸作用进入鱼体内,长期如此就会造成中毒;而有些食物如果难以被消化吸收,则会在肠道中腐败,同样会滋生有害细菌,影响鱼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我们每次投喂的饵料数量应该根据鱼儿的大小、活动情况以及水质状况来定,以5-10分钟吃完为宜(夏季高温期间除外),这样既不浪费,也不会导致鱼儿因缺氧而窒息。
2、换水不及时 新水中有溶解的氧气,而当水体交换之后,氧气随着水流冲走,水中的含氧量会逐渐降低。对于一条800g以上的锦鲤鱼来说,每小时大约消耗30-60ml/L 的氧气,当水中含氧量为8.2毫克/升时,一条300g重的金鱼可以存活4个小时,而当水中含氧量只有5毫米/升时,它的生命期限就只有3分钟左右了。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充分的为鱼缸换进新鲜的水体,就很有可能造成鱼缸中氧气不足,鱼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
3、光照太强 很多养鱼爱好者都喜欢把鱼缸放置在阳光可以直接照射的地方,这样既可以供观赏,又可以促进硝化细菌的繁殖,当然,硝化细菌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是需要充足的氧气参与的。然而,在强光下生长一段时间以后,鱼缸水体的溶氧量就会逐渐下降。所以,当我们发现鱼缸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后,水中鱼儿开始出现浮头的现象就必须及时开启水泵增氧了。
锦鲤很容易缺氧!一般出现缺氧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水质恶化导致的缺氧,当水中有机物积累过多便会消耗掉水中大量氧气,比如出现有氨氮,亚硝的毒性产生时鱼儿必定缺氧,同时在出现锦鲤得病时,因治疗打针等操作也会导致水质变坏而造成缺氧。这样的缺氧出现时因水质不好,所以要改善水质。我们可以适当的搅水,促进水体的对流与空气接触,同时在上风口泼洒一些水清新,增加水体的溶氧,再配合水靓消等水质改良剂净化水质,这样便能快速的改善水质缺氧情况。水清新能增氧,水靓消也能消毒杀菌,同时对提高水体硬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高温静水缺氧的产生,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高温季节,因水体表层温度过高超过锦鲤舒适水温范围,锦鲤便会游到水底相对凉爽舒适的地方,而水底的溶氧本身就不高,再加上高温时氧气在水中的饱和度下降,这样便导致了水体的缺氧。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可以增加水体的流动,加注新水、增加水体硬度等方法来处理。
第三:就是常见的晴天中午翻缸导致的缺氧,一般这种情况在晴天中午到下午一两点时最严重,因水体表层温度过高,锦鲤都游到水底,而水底的氧已消耗的很少,溶氧度降到极限,导致了锦鲤的缺氧。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开增氧设备和撒一些底氧宝增氧,同时降低池水表层度,比如投洒一些遮阳粉。
当温度过高时,因氧气在水中的饱和度下降,所以这个温度下的水体更易缺氧,再加上锦鲤的新陈代谢加快,易导致池塘底部的耗氧更为剧烈,所以更易缺氧,再加上市民喂养时不注重池塘底部的养护,导致池底老化等,这些原因的综合导致了缺氧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