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英特威疫苗打几回?
这个事,得分两个角度来探讨。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目前全球范围内能接种的新冠疫苗都有一定的有效期。以美国莫德纳公司生产的mRNA-1273为例,在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的有效期限能达到6个月(接种后第0天到第180天);而接种三剂后,该数据能够达到13个月(接种后第0天到第459天)。 而荷兰卫生部的文件显示,注射第二剂后14天血清抗体水平达到高峰;第一剂疫苗接种两周后的抗体水平,已相当于完成免疫程序17天后所测得的抗体水平。可见,单针剂的疫苗免疫效果是暂时的,不能给机体提供长久的防护能力[1]。
根据目前的证据来看,打完第一针疫苗之后,间隔多久打第二针才有保护效力,似乎并没有一个定论。但考虑到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方方面面,以及让大部分公民尽快获得保护的紧迫性,各国都选择了“最短的时间间隔”的接种策略——即第二针与第一针间隔最短时间接种。比如英国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合作的疫苗,就采用“最短的时间间隔”接种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疫苗,都是建立在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后出现反应的基础之上的。即使完成了疫苗的全程接种,人体的免疫系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产生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如果在此期间感染病毒,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被唤醒,进而发挥效用。也就是说,接种疫苗后感染病毒的概率虽然低,但并非不会发生。
第二个角度来看,不同的疫苗其接种程序不同,导致最终产生的抗体水平和保护效力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我国使用的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针,而在国外某些地区,使用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须接种一剂。而从疫苗设计原理上来看,前者属于“传统的疫苗”,后者则属于“减毒疫苗”——即在保持病毒原型株免疫原性的基础上,将病毒毒性弱化,以此来激发机体的抵抗能力。原则上讲后者所产生的抗体水准和免疫记忆都会高于前者和灭活疫苗。